查看原文
其他

汉代提花机与现代计算机

百家讲坛 计算机六十年 2023-07-08

       公告:为鼓励更多健康、积极的网络内容,微信公众平台开放留言回复功能,所有关注了本公众号的网友,均可对留言回复。 

     附录:京津冀三地“银发达人”评选火热进行,本号主持人徐祖哲进入前十名,敬请继续参与投票!见文末(左下)“阅读原文”。

      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研究团队首先按照成都老官山汉机的模型,放大制作了一个实用织机。同时,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复原团队远赴新疆,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,对五星出东方锦进行详细的科学分析测试,要检测这件汉锦包含的颜色,还要分析它经线和纬线的密度以及组织结构。

中国丝绸博物馆位于杭州

五星出东方利中国,汉代织锦护臂,国家一级文物,1995年10月,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新疆和田民丰县尼雅遗址古墓中发现。

丝绸博物馆展示的老式织机。      

    经过对原件的详细分析,专家发现五星锦采用5种颜色织造而成,完整的幅宽大概在48厘米左右,幅面上一共有10470根经线,它的组织结构叫做一比四的平纹经重组织。如果将汉锦比喻为一块蛋糕,用刀直接切下去的话,从它的剖面可以看出,每一种颜色的丝线下面都藏着4根经线。10470根经线排布在织机上并非随机,其中就体现着提花程序,也就是神机妙算里面的“算”。

       这10470根经线,要根据程序的要求穿过84片综,每次在投梭的过程中,有五分之一是浮在上面的,五分之一是在下面的。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有900多万个交织点的矩阵,这些矩阵就构成了五星锦的整体效果。

       这些矩阵靠人脑来记肯定不行,它必须要预先储存在一个花本里面。如果换成当下的说法,完成提花程序编制的人就是 IT 行业的程序员,没有这些程序,这些精美的丝绸不可能被织造出来,所以,这些提花程序充分体现了中国纺织的东方智慧和中国特色。

      经过了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,中国丝绸博物馆终于完成了整个前期装造任务,如果用3个成语来形容这项工作,就是错综复杂、丝丝人扣、一丝不苟,最终用这台复原的汉代织机织造出了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汉锦”。

     汉朝时期,中国拥有着先进纺织技术,通过丝绸之路,如同艺术品一般的丝绸被大量地传播,让世界各地的人们见证了这份耀眼的美丽与我国古人超凡的智慧。继中国人发明汉代提花机之后,这种先进的提花技术顺着丝绸之路传向国外,并且与当地的纺织技术发生深刻的交流,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。

        19世纪,工业大革命在英国发生,法国为了跟英国抗,总想通过一些发明创造带动经济发展,提花机和提花技术就成了一个突破口。19世纪的法国里昂,就是一个丝绸的生产中心。那个时候里昂大大小小的织作工坊非常多,其中一个织作工坊里面,有一个人叫贾卡,他自幼就跟着父亲在自己家的丝织工坊里工作。贾卡对提花织机整个运作的程序和原理非常清楚,他对提花织机加以改造,从此开启了世界织造史上的新纪元。

      贾卡发明创造的奥秘就在于纹版的创新,贾卡明白,无论是复杂的花纹还是简单的花纹,经线无外乎就是两种,要么提起,要么留在原地,提起的经线以前要靠人工来提起,这样劳动强度太大,生产效率也太低,贾卡发明的纹版用了一些钩子,需要提起的经线,钩子直接就从孔里面把经线钩起来,没有打孔的地方,经线就留在原地,这样就很好地继续地维持了一个0101二进制的模式,极大地提升了提花机的工作效率,提花机从此进入到一个自动化时代。

      受此启发,1886年,有一个统计学家叫做霍尔瑞斯,开始利用这种技术,研制出一种统计用的制表机器,用来做美国的人口普查,他创办的制表公司,就成了 IBM 公司的前身。之后,在穿孔卡片制表系统的基础上面, IBM 开发出首批卡片式计算机。

      即使卡片计算机已经停用多年,电子计算机取而代之,但是信息运算和存储的原理,仍然在沿袭着贾卡提花机的原理,而贾卡提花机的制造原理是来自于中国的提花机。我们可以自豪地说,中国发明的最早的提花技术,对世界近代的电子信息控制系统以及电子信息科技史的发展,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和贡献。中国电视报与央视《百家讲坛》栏目联合报道(2020-05-07)

漳缎机    漳缎,苏州织造署的能工巧匠在本地传统贡缎的基础上,采用福建省漳州地区漳绒的织造工艺,创新研发而成的缎地绒花新品种,外观紧密肥亮,绒花饱满缜密,质地挺刮厚实,花纹立体感极强的特点。源于元代,至明代时已大量生产,在清朝尤为盛行,无论其外观设计还是工艺技术,无不凝聚了古代丝绸匠人的智慧与オ华。 

      漳缎系全真丝色织提花绒类织物,以8枚缎纹作地,经绒起花,制成成品为缎地衬托凸起绒面,形似浮雕,富有弹性。其制作工艺复杂,由两组经线和四组纬线交织而成,其中地经与三组纬线构成经面缎纹,绒经与起绒杆交织成 w 型固结的绒圈花纹,投纬顺序必须按粗纬、细纬、中纬与起毛杆进行:绒经利用绒经管等单独径向出丝。每根绒经根据花纹单独提升,是目前最为复杂的提花装置,织造时,织工与挽花工密切配合,经繁复操作,织成绒圈,织到一定长度后,用割绒刀刮断,形成绒毛。应用起绒杆起绒的工艺及独立式挂经装置的创新技术,并一直传承至今,无法完全用机械代替。

福建省博物馆的漳缎织机


织物的花样就是一组程序


一针一线织出花样,每根绒经根据花纹单独提升,是目前最为复杂的提花装置。

   黄玉珩先生是中国计算机的创业前辈,有着丰富多彩的人生,他的老家在南京长江路24号,祖父辈以织锦为生,他投入计算机存储研发,也是一种传承。(航天人黄玉珩:从雷达到计算机

京津冀三地“银发达人”评选火热进行

    银发达人评选是北京,天津,河北三家广播电视台和相关机构联合的活动,中国计算机研究学者徐祖哲被推荐为,〝抢救历史达人(7号)”,为了让更多的人都知道中国计算机历史过往的辉煌,今日的抢救与研究,希望大家辛苦一下给7号本号徐祖哲投票。活动从9月27日开始,至10月26日结束  每人每天可投5票。  [握手][胜利][玫瑰][玫瑰][玫瑰][玫瑰][玫瑰][玫瑰][玫瑰]

   请点击本页面最左下角“阅读原文”,就可以看到“达人投票页面”,参加投票,每人每天可投5票,到10月26日结束。

   投票页面最右下角有一个“提供完整服务”,点击以后就能看到你自己的微信名字,然后你按“确认”就可以参加评选活动了。

《计算机六十年》文章选读:

打算盘的士兵和向计算机的过渡

计算所阎沛霖所长的出入证

长途迁徙、历经磨难的几家计算机专业

计算机创业与少为人知的安全保密

最早与计算机合影的中国人

抢救计算机历史的“银发达人”

汤蓉文:从738厂到核九所

程序语言汉字化的国际进军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